4新闻资讯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资讯  -> 常见问题

阐述孔式磁粉离合器工作原理是什么?

文章出处:常见问题 责任编辑:东莞市严新机电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7-03
  

孔式磁粉离合器是一种以磁粉为介质传递扭矩的电磁控制离合器,其核心特点是通过内部均匀分布的 “孔” 结构优化磁粉分布与散热性能,广泛应用于印刷、包装、造纸、电线电缆等需要精确张力控制的传动系统中。

孔式磁粉离合器

孔式磁粉离合器的结构在传统磁粉离合器基础上增加了 “孔” 设计,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:
输入轴:与动力源(如电机)连接,带动内部转子旋转。
输出轴:与负载(如卷轴、传送带)连接,传递扭矩至负载。
定子(励磁线圈):固定在壳体上,通电后产生磁场,是控制扭矩的核心部件。
磁粉:填充在转子与定子之间的工作间隙中,通常为铁磁性粉末(如羰基铁粉)颗粒度 50-200μm,具有高导磁率和流动性。
多孔结构组件:在转子或定子表面加工均匀分布的通孔或凹槽(孔径通常 3-8mm)用于引导磁粉分布、增强散热,并减少磁粉聚集结块。
壳体:保护内部部件,同时辅助散热(部分壳体带散热鳍片)。
孔式磁粉离合器通过电磁力控制磁粉的 “固态化” 与 “流化” 状态,实现扭矩传递的调节:
断电状态:励磁线圈不通电,无磁场产生,磁粉在工作间隙中呈松散的流化状态,输入轴旋转时,磁粉仅随转子轻微搅动,输出轴无扭矩传递(或仅传递极小的空转扭矩)。
通电状态:线圈通电产生磁场,磁粉在磁场作用下被磁化,沿磁力线排列形成 “磁粉链”(类似固态连接),将转子的扭矩通过磁粉链传递至定子和输出轴。
扭矩调节:通过改变励磁电流的大小(0 - 直流额定电流),可线性调节磁场强度,进而改变磁粉链的强度,实现传递扭矩的连续可调(扭矩范围通常 0.5-5000N・m)。
孔结构作用:通孔或凹槽能引导磁粉均匀分布,避免局部堆积导致的扭矩波动;同时,孔道可增强空气流通,加速热量散发(磁粉摩擦会产生热量),延长使用寿命。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